00:00

开馆当天,在慈利县通津铺镇长峪铺村村部文化广场举行文艺表演。

为长峪铺村史馆揭牌。

参观长峪铺村史馆。

参观长峪铺村史馆。

长峪铺村史馆开馆。

长峪铺村史馆开馆。

长峪铺村史馆开馆。

红网时刻张家界6月9日讯(张潘)6月9日是第14个国际档案日。当天,张家界市慈利县首个村史馆——长峪铺村史馆开馆。省政协办公厅保卫处二级调研员卓力,张家界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常务副主任、市档案局局长李立,慈利县委书记高靖生,县委副书记、代县长侯铁夫等领导参加开馆仪式。

长峪铺村史馆的建成将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继承发扬艰苦斗争精神的重要阵地和推广科技兴农、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平台。开馆仪式上,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常务副主任、市档案局局长李立指出,新的起点新的征程,希望慈利县长峪铺村以村史馆开馆为契机,扎实做好馆藏建设,更多的挖掘体现长峪铺村精神的历史史实,搜集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档案,不断丰富完善村史馆馆藏内涵;持续发挥服务社会、教育后代的作用,规范村史馆的各项管理制度,常态化向社会开放,最大限度发挥史料、档案价值,让沉睡的档案活起来。他还希望,慈利县档案局和相关部门要自觉扛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职责和使命,充分发挥村史馆的教育引导作用,用好用活本地红色档案资源,讲好党的百年故事,努力把村史馆打造成为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的创新载体、发展村级文化旅游的精品景点、基层档案事业的示范品牌和具有影响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持续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共同富裕。

慈利县委书记高靖生在讲话中说,档案是人类文明的记录,是一个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宝贵财富,村史馆不仅是后人了解村史、追根塑往的源泉,更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时代见证。他希望,长峪铺干部群众以开馆仪式为新的起点,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长峪铺村史馆,把村史馆建设成加强党性锻炼、培养家国情怀的重要载体,建设成为发扬光荣传统、倡导乡风文明的重要课堂,建设成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展示地域风貌的重要场所。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慈利中增长才干、再立新功。

长峪铺村史馆由原长峪铺接待站改建而成,总占地面积平方米,由第一展厅、第二展厅和报告厅组成。第一展厅包括序言、村况简介、驿道漫漫、当家做主、大寨之路、两季三熟、农村改革、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十二个部分,主要通过历史资料、档案文献、影像视频和实景还原等不同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勤劳勇敢的长峪铺人民,为彻底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劈山造田、开渠引水、战天斗地的艰难征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长峪铺人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炸掉了大小多个岩凸,搬走了17万多方岩石,填塞了58个天坑,开出了多亩梯地,将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地”改造成了保土、保水、保肥的“三保地”,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奋斗之歌。第二展厅主要是针对长峪铺农耕文化的部分展示。年,湖南省委授予长峪铺“南方大寨”的荣誉称号。

“‘南方大寨’是我们的历史文化瑰宝,在参观村史馆后,强烈感受到长峪铺革命先辈们战天斗地、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的工作作风。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秉承好大寨精神,传承好红色文化。”通津铺镇副镇长张彩霞说。

“村史馆的建成,能让村民们更加了解我们长峪铺村的村史,传承发扬自力更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也能让村民们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真正实现富民增收。”长峪铺村党总支书记王生龙告诉。

“没有想到,在家门口就可以看到家乡的历史,前辈们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值得我们珍惜。”“今天参观了村史馆,看到了历史的文化,前辈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后要发扬他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为长峪铺村贡献一份力量,希望家乡越来越好。”村民们纷纷说道。

作者/来源:红网张家界站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1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