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新型冠状病毒是有颜色的,想必是灰色的,或者是黑色的。
它凶猛,蛮横,无情,侵袭人的身躯,威胁人的生命,打破既定的社会秩序,搅乱正常的生活节奏。
但是,这个世界,还有着更明亮、更具活力、更富有生机的颜色。它们聚合、交汇、延展,发生着化学反应,升腾起精神的伟力。
在年的这个“抗疫”时刻,那些从人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力量,那些心手传递汇聚起来的力量,给人以饱满的温度、心灵的抚慰和必胜的信心。
“干就是了”:
红色的旗帜积蓄着向上的力量
红色,醒目,热烈,彰显意志,激发斗志。
关键时刻,基层党组织就是一座座牢固堡垒,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面旗,火红的旗。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出征号角吹响,冲锋战鼓擂起。
全国上下闻令而动,打出一套严密的“组合拳”:在防控第一线和关键部位及时建立党组织,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加强网格党建,全面建立党员、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制度,依托网格做好综合防控;依托区域党建平台,把人民群众动员、组织、凝聚起来,织密防护网,形成防控合力。
中建一局三公司武汉分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邓委老家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眼看疫情越来越严重,他中断春节假期,匆匆自驾返回武汉,“在路上,我就想,我们是干工程的,估计有援建任务”。2月3日,80后的他被任命为中医院项目临时党支部书记、总指挥。
邓委坦言,没接到任务之前多少有点“思前想后”,一接到任务反而坦然了。特别是到了现场,心中的使命感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那么一个环境,真的是没法形容。我们要参与完成的这个项目,是抢救人命的事。好几个方面碰撞在一起,没什么可说的,干就是了!”如今,处于居家隔离状态的邓委,通话时激情犹在。
邓委(右一)
他和同事一起,写下决战书,郑重表态:坚决做到思想坚定、挺纪在前、有令必达,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格的组织纪律、专注的匠心精神,确保疫情防控任务万无一失。
决战书上,一片红色的手印,就像是一颗颗滚烫的心。
热火朝天、人山人海、夜以继日……邓委说,以前学过的这些成语,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都变得活生生的,都是实实在在的。
每天平均通电话数量超过个,步数3万,睡觉3小时……医院项目建设期间的基本数据。
“这个项目太特殊了!你要说那些天是怎么过来的?就是接到一个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再接到新的任务。就是这么一个循环。一直到所有任务都拿下。”邓委说。
任务来了,顶上去。困难来了,扛过去。共产党员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是示范,是榜样。
2月18日上午10时许,医院,56岁的袁念芳和其他三位同事,火线入党。他们笔直站立、高举右手,在领誓人的领读下,面向鲜艳的党旗,许下铿锵誓言。
医院感染科主任,入驻隔离病区超过一个月,除了晚上到指定宾馆休息外,基本上都在这里。
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救治组组长袁念芳
“对我来说,这是责任,因为我是搞这个专业的,都是应该的,不存在什么怕或者是不愿意的想法,没有的。”电话里,袁念芳的口音重,但说得平静。
他留意,身边的党员同志,这样的关键时刻,都在“往前跑”。向党组织靠拢的念头再度被激起。
繁重的工作之余,医院分发的工作笔记本上,手写了入党申请书:我是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关怀,我上不了大学,也不会有今天的工作和成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殷切希望再次接受组织考验,不畏风险,不惧艰辛,尽职尽责,为早日战胜疫情而努力。
申请书写得简短,但字迹清晰,情感是在的,决心是在的。
在这个特殊时刻,袁念芳加入党组织的夙愿得以实现。更多的人,在红色旗帜的感召下,稳住心神,冒着风险,往前走,往上走。
“从不后悔穿上这身白袍”:
他们赋予白色更加纯粹、洁净、庄重的质地
悬壶入荆楚,白衣是战袍。
截至2月19日,全国已有支医疗队、名医务人员从各地驰援湖北。申苗云是这个庞大队伍中的一员。
组建援鄂医疗队的消息传来时,33岁的她就是否报名有过权衡。她想起姨妈石玉琴说过的一句话,“以前你都是被保护着的,关键的时候要想着去保护别人”。于是她下定决心,主动请缨,并最终成行。
申苗云是通用环球医疗集医院泌尿外科的一名护师,如医院一线。在她的印象中,65岁的姨妈热情、健谈,“她是老共产党员,身上有不一样的东西,很正的一个人”。
出发前,申苗云收到姨妈的一封亲笔信。百般叮咛注意安全之外,石玉琴还期待外甥女和同伴在这个特殊时刻有所作为:
“希望你们在工作中做到换位思考。如果病床上躺着的患者,是你们的亲戚朋友,是你们的兄弟姐妹,是你们的父母,是你们自己,那时你们心里最希望的是什么?想想这些,对你们的工作有特别的帮助。你们的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点赞,一个小小的手势,一句‘多吃点、多喝水’,对患者都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励,能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这封信,写在一个普通的笔记本上,满满三页,尤其是叹号用得勤,有时还连续用上三个叹号,笔墨粗壮,一看就是用力写了,内心丰富的情感是溢出的。
对姨妈一直很尊敬的申苗云,有空就恶补武汉方言:“蛮扎实”是“厉害”的意思,“条举”说的是“扫帚”,“么斯”即“什么”,“忒发麻”也就是“腿发麻”……边学边用,活学活用,她努力跟自己服务的患者,特别是大爷大妈们保持顺畅的沟通。
这次武汉之行,申苗云感到很特别。这是她第一次乘坐飞机,还是由川航英雄机长刘传健执飞的。来了湖北,一下子多了三四十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5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