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白公胜的封地,目前息县尚留存有诸多太子建和白公胜父子的历史文化遗迹。如太子建庙遗址、霸王台遗址等。

太子建庙遗址

1.太子建庙遗址。

太子建庙遗址,位于息县西南约7里的谯楼办事处何营村太子建庙村民组东队。遗址为一处春秋文化高大土台地,应是当时白公胜为其父太子建所立的祭祀家庙。据记载,该遗址原庙宇占地约2万平方米,有享殿、厢房数十间。年辛亥革命后庙地面积缩减,庙宇倒塌。年1月10日被公布为息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太子建庙遗址北侧20米处出土了春秋战国时期文物多件,其中有弦纹铜鼎三件,另有环钮铜燎炉,辅首衔环铜壶、铜盘、铜箕、带环铜匜,经过专业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这三件铜鼎的出土,足以说明此墓是典型的春秋战国时期公族墓地。今存庙地东西40米,南北30米,高出地面4米,面积平方米。

霸王台遗址

2.霸王台遗址。

霸王台遗址,位于息县临河乡宣楼村西魏店村民组东米。遗址为周代古文化二层高台子地,地处泥河南岸的河滩上,略呈正方形,分别高于地面1米和3米,东西米,南北米,面积3.96万平方米,保存比较完整。遗址高台地土质呈灰黄色,与城址四周附近河滩沙土有明显区别,夹杂有大量的红烧土块、陶片及残存蚌骨等。从采集标本的器形上辨别有鼎、鬲、豆、罐等,质地上主要有灰陶、红陶、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等,并有少量黑陶,器物纹饰以绳纹和附加堆纹为主。年8月,遗址东南1公里处,出土了一枚铜质柱状“郢爰”印戳。该遗址对研究周代社会生产生活状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年6月8日,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5月14日,国家著名文物考古专家欧潭生先生亲自到该遗址进行实地田野考古调查,通过对前有淮河、后有泥河等周边环境形势,及部分文物样本的分析,推论霸王台遗址当属白公胜受封时的屯兵之地,是其军事指挥所,文物价值极为重要。

白公故城遗址

总之,息县作为白公胜的封地,是中华白氏的祖源地,应是毫无异议的。近年来,部分白氏寻根者有把洛阳或白居易故乡及家族先茔所在地陕西渭南作为祖根所在地,或将白氏历史上的郡望南阳作为目的地,或将慈利县白公城作为祖根地等。应当说,这些地方当是白氏先祖曾经流徙生活过的地方,属白氏分支,而其“源”在息县,根在息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