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治疗白癜风 https://m-mip.39.net/czk/mipso_9192457.html

巍巍五雷,挺拔向上;滔滔澧水,奔涌不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慈利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形势变化,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慈利县推出“喜迎二十大慈利这十年”系列报道,全方位多层次反映十年来慈利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喜迎二十大慈利这十年系列报道之十四

保护耕地一亩也不能少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而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慈利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底线,通过强化监督管理、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实耕地恢复系列措施,确保实有耕地数量基本稳定。

健全机制构建耕地保护体系

高标准农田

金秋时节,走进岩泊渡镇大安村,整齐的稻田里结满金黄的稻穗,阵阵秋风拂过,浓浓的稻香沁人肺腑。

耕地保护事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为守住每一分耕地,实现耕地保护稳数量、提质量、保生态“三位一体”管理,慈利县着力构建县、乡、村三级耕地保护体系,建立健全耕地保护制度,将耕保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认真落实和完善耕地保护责任制;从严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动态巡查和社会监督制度,县乡建立基本农田巡查台账,设立违法占用基本农田举报电话,构建县、乡、村三级动态监察网络,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

慈利县高度重视“田长制”工作推进,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分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作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田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县田长办),负责全县田长制日常事务。制定并下发“田长制”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县乡村组四级田长+网格员”工作体系,县、乡、村、组、户五级耕地保护体系逐步建立,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日益加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网。

年以来,慈利县逐年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高标准农田40多万亩,完成统一上图入库亩。

实施建设落实耕地占补平衡

守住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重点是少占或不占,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补划。慈利县坚持耕地“占一补一”原则,引导项目和农民建房不占或少占耕地,全县建设用地连续20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为确保“源头活水”不断,慈利县大力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设,自年以来,占补平衡项目建设完成后取得省厅确认33个,其中,市级项目12个(含6个社会投资)、县级项目21个(含6个社会投资)新增旱地.公顷,新增水田61.公顷,旱地改造水田面积69.公顷。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成后迎来粮食丰收

耕地占补平衡项目建成后复耕复绿

“十二五”期间,慈利县大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5年间共实施项目34个,总投资规模万元,整治土地19.96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5%。项目实施后,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促进了农村土地有效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土地、水、气候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农业发展后劲更强。

慈利县抓住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废弃矿地资源,将有条件的矿山全部纳入实施增减挂钩项目,宜林则林、宜草则草,有条件地复垦为旱地和水田。全县先后组织实施了13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获得增减挂钩指标亩,其中新增耕地亩,其他农用地亩。截至当前,除安置建新指标外获得的可交易节余指标亩已在省域内异地流转.亩,获得交易价款7.46亿元。用指标交易收益奖励乡镇、村委工作经费1.13亿元,对项目涉及农户户奖补.万元。通过“一增一减”,让大量工矿地、废旧宅基地复垦复绿,变废弃矿山为成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不仅大大改善了废弃矿山生态环境,还有效助力了全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为用活土地的“金钥匙”。

因地制宜大力开展耕地恢复

今年盛夏,张家界慈利县零溪镇燕子桥村格外“红火”,亩洞溪辣椒长势喜人,预计亩产量约斤,总收入45万元以上……这是年3月份以来,慈利县实施耕地恢复、提高粮食产能、带动经济发展的缩影之一。

复垦前后对比

慈利县高度重视耕地恢复,全县统一机制、统一部署,成立工作专班,由县自然资源局耕保股专门负责统一调度、汇总、上报。各乡镇按照全县统一模式,成立专班统筹调度耕地恢复进度。各联系村干部坚持周汇报,工作专班周调度,及时组织人员现场核查核实,帮助解决各种疑难杂症。今年以来,已完成耕地恢复亩。

“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慈利县将岩泊渡镇、杨柳铺乡等6个乡镇作为全县试点示范乡镇,大力开展耕地恢复。自3月份下发任务,各乡镇因地制宜,探索“一村一策”“一地一策”“流转整治”“规模化经营”等模式,耕地恢复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农村耕地“含绿量”不断提高。仅6个示范乡镇就完成耕地恢复亩,其中4个乡镇超过年度任务数,2个乡镇接近年度任务数。在“示范”带动下,其他20个乡镇(街道)“蝴蝶效应”尽显,抓紧抓实、比拼赶超开展耕地恢复。仅上半年,全县就恢复耕地亩,占省市下达该县全年任务的%。

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村成片……在慈利,到处可见新农村喜人面貌,慈利县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确保全县耕地保有量80.65万亩、基本农田61.01万亩一亩不少,守住了永续发展的基本盘。

往期回顾

绿色发展成就大美慈利书声琅琅桃李盛书写有温度的“就业答卷”当好人民群众健康守护者一泓碧水润慈姑活商兴贸弄大潮

作者丨唐熙清王建朱渊

编辑丨刘子京

值班主任丨段晓辉

终审丨周和平

出品丨掌上张家界

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