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上官智慧

6月14日,清晨第一缕阳光从山顶透在安静的九斗溪水面上,波光粼粼;一个个子不高,穿着休闲,手里拿着本子不停记录的人于河岸彳亍而行。这动静结合好似一幅山水画,顿感灵性至极。

这位记录的人叫吕艳军,张家界市永定区天门山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九斗溪镇级河长。在他字迹较为工整的记录本里,布满了巡河日记,他笑称,“这就是一本九斗溪的成长册。”

翻开这本“成长”册,一向较为腼腆的吕艳军仿佛脱了缰的野马,开始滔滔不绝,一个个“成长”案例呈现于此。

“我要为九斗溪‘治病’!”

天门山南麓,七星山下有一条静静流淌着的河流,名叫九斗溪,河流蜿蜒曲折,自永定区天门山镇塘家村郭家峪发源,一直流到慈利县溪口镇,汇入澧水。

吕艳军告诉记者,这条河流是天门山镇老百姓的母亲河,村民们世世代代于此繁衍生息。九斗溪,不仅让两岸的百姓享受到了“水”带来的趣味,也盘活了沿线乡村旅游,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笑容多起来了。可同时伴随的问题也渐渐凸现出来。

“两岸的垃圾越来越多,河水也没有以前清澈了。”说起九斗溪的“成长史”,土木溪村村民熊绍玺表示有些无奈。

张家界市河长制工作自年2月启动以来,全市条河流、座水库均有了自己的“诊脉人”,这些人开启了一条“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护河长征。去年1月,吕艳军开始担任九斗溪镇级河长,成为九斗溪的“诊脉人”。

吕艳军曾给周边的村干部说,“必须要把九斗溪守护好,因为它这关系到天门山镇经济发展,更关系到天门山镇民生福祉”。于是,他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天门山镇全境34公里的巡河工作。刮风下雨,衣服淋湿;烈日当头,衣服浸湿。九斗溪上到处都留有他巡河的足迹。

“这位80后河长让我们不得不服呀!”长期以往的兢兢业业,让九斗溪恢复了昔日的一汪碧水后,当地老百姓对吕艳军赞赏有加。

开出独特“诊方”,九斗溪焕新颜

“不能粘贴复制,必须要因地制宜。”谈起治河心得,吕艳军掷地有声地说道,“其实我有我的独特思维。”

吕艳军对九斗溪的水质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鱼虾畅游河底,水质能达到直接引用的水平。”于是,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应运而生。严格落实“清四乱”行动的要求,扎实开展摸排,严控河流排污口,对尚存的河道垃圾进行了清理,实现河道清洁无死角的目标。

吕艳军担任河长时,正值天门山镇快速发展时期。依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农家乐正逐步兴起,规划管控问题成了工作难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吕艳军说,水环境保护才是天门山镇发展的重中之重。于是,每次有新修农家乐的申请,他都要去现场查看,不能建设的项目坚决不建,建设项目有问题的要坚决整改。目前,天门山镇所有农家乐都规范有序,污水都得到处理,没有对河流产生污染。

在治理九斗溪水生态环境外,吕艳军更是主张保留恢复九斗溪的原始风貌。如今,行走在九斗溪柏树居委会段,在初夏阳光的映衬下,河岸风光优美,沿河两岸的房屋几乎南北朝向修建,公路围绕九斗溪沿岸修建,背后七星山高耸入云。从大坪居委会的虹桥往远处看,山、水、人构成了一幅自然和谐之美的生动画卷。

在吕艳军的带领下,九斗溪成功打造成为市级“样板河”。今年初,九斗溪入围了“水美家乡-美丽河湖”全省条河流网络评选。九斗溪,俨然亭亭玉立的少女,自信地朝着全国知名河流的行列持续迈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