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通讯员李菌报道
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表达农民生产生活愿望的蓝图,是协调农村空间保护利用的平台,是提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的手段,是依规完善乡村空间治理、塑造乡村风貌、核发乡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从规划层级和内容类型来看,国土空间规划分为“五级三类”。“五级”指的是: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乡镇级。“三类”指的是: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不在“五级”的范畴,而是属于“三类”中的详细规划,具体说就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从规划指标传导来看,国土空间规划的约束性指标是从上到下进行传导,即由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纲要开始,指标层层往下传递,一直传递到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落实上位规划传导下来的约束性指标。村庄规划的上位规划是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会将各项指标分解到其下辖的全部行政村,村级是指标落实的最底层规划。因此村庄规划与我们在城市里面做一个片区或组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一致。城镇开发边界内做控制性详细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外做实用性村庄规划,以此让每一寸土地物尽其用。
党的二十大工作报告中又一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全面振兴,规划必须先行。作为地方政府,必须深刻认识和把握乡村规划在乡村振兴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好规划,真正做到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振兴有蓝图。
张家界市自年就开展了村庄规划的编制试点,通过前期工作的探索,在年出台了《张家界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将全市个村的村庄规划分为城郊融合、集聚提升、农业发展、生态保护、特色保护五大类型,并对规划编制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计划用三年时间压茬推进,年底全面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主体,村庄规划是涉及全体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因此,制定村庄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倾听农民呼声。一个乡村如何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当地农民最有发言权。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获得农民认同,把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才能做出切合实际的乡村振兴规划,才能使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张家界是典型的山区城市,村庄规模小而分散,年乡镇区划调整后,实现了部分村庄的合并,但在土地要素、自然资源、人才供给等方面未实现深度融合,导致村庄规划要兼顾各方利益,保护各方权益。张家界市在村庄规划编制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以保证规划编制质量。
一是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坚持“听民声、汇民智、重民意”的工作理念,在基础资料调研阶段,采用入户座谈、问卷调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