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张家界11月12日讯(通讯员谷绍楠记者全江玲)冬寒已至,艳阳送暖。如何让安置点的群众更深切感受到冬日温暖?11月10日,慈利县二坊坪镇景龙桥村三角堰安置点热闹非凡,家门口的屋场上,三十多名村民和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围坐成一个同心圆,瓜果香茶香交织,在一问一答中,同谋美好生活新期盼。
三角堰安置点屋场会。
“今天的屋场会,和以前一样,大家有啥问题都提出来,我们现场能解决的现场办,比较复杂的想尽办法办。”村党总支书记郭勇开门见山,在屋场会开始前,给村民们打了一针畅所欲言“强心剂”。
“乡村怎么样留住人才,有没有什么措施?”“安置点的劳动力怎么样实现稳定稳岗就业?”“石堰水库后续打算建设?”“油茶产业怎么样带动全村发展?”……这些村民们关心的问题,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总支书记现场都进行了一一解答。
村民剥油茶子。
“要让年轻人在家乡发展,必须要有年轻人的岗位,我们打算引进农业方面的企业。”“村里准备做食品深加工,岗位多,前景好,这样大家能够在村里稳定就业。”“石堰水库旁边将规划游道。”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总支书记与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小小屋场会架起了干群连心桥。
“参加屋场会思考得多了,我现在也能说几句帮助村集体发展有用的建议。”“以前住得远,干啥都不方便,现在交通便利了,还有这么多这么好的邻居们,我感觉晚年很幸福。”
村民们沉浸其中,纷纷为踊跃发言的村民点赞,也为直面尖锐问题,认真答疑解惑的干部们鼓掌。
村民们为发言的村民、干部鼓掌。
蓝天白云下,三角堰安置点里的干群融为紧密一体,困难有方治,问题有人解,生活有盼头,启发了基层治理的新方法。群众问题、诉求的解决需要集中群众智慧,村民有话会说、有话敢说、有话明说,才能激发屋场会的集思作用。一次次屋场会下来,新旧思想、易难问题、急难愁盼激烈碰撞,擘画了景龙桥村乡村振兴的新蓝图,擦出了群策群力、共享共治的新火花。
“我们村是个大村,以前是由三个村合并的,人口也比较多。屋场会是很好的直接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在我们村各方面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县委办驻二坊坪镇景龙桥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余忠明介绍,该村是县委书记高靖生乡村振兴联系点,高靖生多次走进群众家中,和群众拉家常,耐心聆听群众诉求,实地考察调研村种养基地,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在乡村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我们屋场会的目的那就是要解决问题,有些村民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他们相当于我们乡村振兴的一个‘智囊团’了。”景龙桥村党总支书记郭勇表示,政策宣讲、矛盾解决、发展建设等,通过召开屋场会达到的效果惊人,群众满意度高,他们喜欢这样接地气的屋场会,大家也能听到更多助于发展的“好声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wh/8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