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来自江苏淮安的初三女生上了热搜。这个女生的名字叫张学妍。在分满分的中考中,她获得了分的好成绩,其中数学、物理、历史……等8门学科都是满分。

更重要的是,中学三年里,张学妍都是住校,没有上过任何补习班。新闻一出来,网友们更加好奇了,究竟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令人意外的是,张学妍的父母只是中国最平凡的父母。

他们没有高学历,也没有雄厚的财力,没有能力为孩子的学业出谋划策,也不能像其他父母一样付钱给孩子上补习班,租房子陪读。

但是他们能做好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做好自己,爸爸努力工作,白天运输,晚上打工,母亲虽然很辛苦,但没有把生活的压力传给孩子,而是积极的面对生活。像他们这样最平凡、最普通的父母培养了最懂事、最有进取心的孩子。

一个孩子真正的起点不是学区房,不是经济条件,也不是上了多少补习班,而是父母做到了以下几点:

1.51%的责任,和孩子一起进步

看了张学妍的故事,想起了去年湖南的一对双胞胎,他们一个叫赵稞,另一个叫赵棣。两兄弟来自湖南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父母都是大山的农民,文化水平有限。但是最终兄弟俩分别取得了、的高分,考上了清华大学和北大。

对于今天的成绩,兄弟一致认为是托了父亲的福:“父亲的陪伴是我们三年的动力,爸爸在学习上不能做任何指导,但是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瓶颈,只要爸爸在,就能感觉到后面有依靠的地方。”

高中三年,每到周末,父亲都从农村老家去县城,和两个孩子交流。有一次,因为大雪堵车,没有班车,爸爸没能遵守每周见面的约定,拜托老师发关于孩子的视频,看到孩子们在教室里自习的样子,爸爸很欣慰。

就是这样的父亲,虽然不能说什么大道理,但是通过经常的陪伴,告诉孩子坚持、上进和依靠是什么。这种品质虽然不会立即见效,但是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获得了很多收益。

白岩松曾经说过:“并不是在生理上当了父母,我们就是合格的父母,父母的一生都要学习,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承担的责任至少有51%。”

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我们没有必要比孩子更出色,只要做到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孩子,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

2.不哭穷,用笑容滋养孩子的童年。

张学妍虽然家境不好,有三个孩子,姐姐身体虚弱,弟弟小,但父母在张学妍面前从不叫苦,每次来看她都只分享愉快的事情。谈到出身,她笑着说:“出身不是我们能决定的,知识储备越多,都会被我们自己的光芒遮住,现在想想,以前流下的眼泪和汗水都是有价值的。”

这是一个长期生活在舒适环境中的孩子,在父母的爱和守护下坦荡面对“贫穷”。

一项研究表明,家庭情况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因为在条件不好的家庭里,孩子很容易面临父母的生存压力、他们的不耐心和内疚感。

贫穷永远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因为穷而产生的匮乏感才是伤害孩子的最大武器。

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和妈妈的故事:

在小的时候,家里一共有六个孩子,生活很困难,但妈妈对孩子们从不抱怨,不哭穷,而是告诉他们:人只要稍微努力,生活就可以好一点。

家门口有一条河,妈妈把竹竿布置在河上,挡住了上游人扔掉的衣服和东西。她总是笑着说:“这就是我们家的集市,不仅免费,还可以送货上门。”

到了中学2年级,网友被选入广播站,虽然不用露脸,但妈妈坚持到城里给他买了件白衬衫。妈妈说:“虽然我们家不富裕,但是想到在广播站担任主持人,妈妈觉得这笔钱很有价值。”

网友表示:“我很感激我的母亲,没有像其他穷人家的妈妈一样,让我活在深深的内疚感里,觉得自己是个累赘。”

生活很苦,但聪明的父母知道,除了抱怨和焦虑让孩子感到窒息和痛苦外,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无论多么艰难,只要一点一点克服,一步一步地争取,最终还是会有柳暗花明的日子。

3.给教育留白,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相处

张学妍的父母学识有限,很少对女儿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方法说长道短,给女儿充分的信任和空间。因此,张学妍虽然没有上任何补习班,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说起张学妍,老师的第一印象是认真且自律。几年后回忆起张学妍的点点滴滴,同学们纷纷表示:“她也喜欢课后去看作文,因为学校定期发优秀的考场作文,她会去背,我们都能看到上课时间跑到老师办公室。”

张学妍的父母知道自己学识有限,所以不以家长自居,不以高姿态指责和控制孩子,而是怀着对孩子的信任和未知的敬畏心,成为孩子永远的后盾,这才是最好的父母。

去年湖南女孩钟芳蓉报考北大考古学系,受到部分网民的冷嘲热讽。有人说考古学不受欢迎,很难找到工作;也有人说,作为农村孩子,应该面对现实。但是,钟父无视这些声音,全力支持女儿。

钟父虽然不是教育学者,也说不出华丽的道理,但他深知,对一个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平等和尊重。因此,钟芳蓉从高中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最终考入了北大考古专业。

自以为是的父母常常给孩子带来灾难。他们明明不知道,却在孩子面前装作什么都懂,在傲慢的自满中很容易折断孩子飞翔的翅膀,真正有远见的父母们,都是默默担起自己的责任。

孩子并不是父母培养大的,而是父母教孩子成长的方法,孩子从父母那里发现了成长所需的东西。人生是学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的品格、为人和修行都是孩子人生的出发点。

给孩子买学区房,上补习班,不如父母先做好自己,尊重贫穷、不抱怨、给孩子最贴心的照顾和自由选择的权利。

排名和分数终将会变暗,成绩和荣誉总有一天会消失。只有父母留给孩子的爱和品质,才能在成长的光影中长久地散发出新鲜的光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6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