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777.html

有人放着好好的皮革生意不做,转头却盯上路边随处可见的大树,靠着独特的眼光与超前的思维。

广东一大叔远赴湖南,二次创业成功将这些被人无视的老树卖出了千万高价,并且从此带领当地人实现发财致富。

这种树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此人又是怎么发现这个商机的呢?

图1

独特的发财之路

年,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来到广东省招商引资,一位东莞的皮革商人也趁机来到慈利县考察,此人便是谢友旺。

原本他来慈利是为了找一找有什么皮革方面的商机,却不想被他误打误撞发现了更有价值的商品。

来到慈利的谢友旺看着一种巨大的树被随处随处可见,他以为这树是一种建房子或h着做家具的木材,但是他又想着在他认识的木材领域并没有这种树的大名。

于是他出于好奇去网上搜索了一下杜仲树的信息。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杜仲树的树皮具有非常高的医药价值,曾经在药材市场上一克难求,一度卖到20多元一斤。

图2

但是随着药材市场价格变动,杜仲皮的价格飞速下跌到了两元一斤,这样的话一棵杜仲树最多只能收入多元。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杜仲树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两次剥皮之间要间隔七八年。

这样的超长时间成本使得市场环境越来越低迷,大家的收入越来越低。

看到这里的谢友旺意识到这中间藏着一个商机,只不过他的这个眼光实在非常独特,他发现这些树木虽然生长周期比较长,但是它的叶子却是源源不断地生长。

而这些叶子使他想到了一个用户非常大的赛道——茶叶。

茶叶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上到王孙贵族,下到乡野农妇,没有一个人会说这辈子不在茶叶上花销一笔的。

图3

这个赛道可以高端的成为一项艺术,也可以走进普通人家的饭堂路摊,客户群体非常之大。

所以谢友旺心里就有了这样一个想法,他打算放弃之前的皮革生意,从东莞搬到这里进行第二次创业。

艰苦的探索期

年,谢友旺投资了多万元,建了一个杜仲茶加工厂。

茶厂建成了,但是要怎么样使茶叶挤进市场又是一个难题。

市面上茶叶种类繁多,很多老茶友都只钟爱一些老厂家的经典产品,他要怎么才能够在已经形成完整运作规律的茶叶市场闯出一片天下成了谢友旺面对的重大难题。

他深知自己很难和传统茶种做抗衡,于是他便开始创新茶种,搭配出做出两个奇怪的组合,即杜仲绿茶和杜仲黑茶。

图4

但是由于杜仲茶味道苦涩,和绿茶搭配在一起的杜仲绿茶味道更是苦的难以下咽,相比之下杜仲黑茶的苦涩味要淡一些。

这使得他十分困惑,为了找出原因,他特意跑去很多家茶叶制造厂询问原因。

可是,这个问题涉及到了配方和制作过程,是商业界的秘密,所以没有一个人愿意为他来解答。

在经过多方打听之后,有人建议他去找一位很有名气的手工制茶老师傅。

见到老师傅之后,谢友旺十分诚恳的请求老师傅为他解答。

老师傅经不住谢友旺的热情,最终答应让他留下来看自己做茶。

于是他便留在这里免费帮老师傅做了一个月的苦力。

图5

在这个一个月中,他跟在老师傅身边亲自参与了整个茶叶的制作流程。

所以等到老师傅最终回答他的时候,他的心里已经对问题的关键有了直观理解。

原来绿茶属于不发酵茶,即所谓的生茶,而黑茶则是发酵茶,是茶友们口中的熟茶。

在茶叶制作过程中,发酵之后的熟茶要比不发酵的生茶味道浓厚一点,苦涩感也会降低很多。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谢友旺决定用黑茶的工艺制作杜仲茶。

然而,万事开头难,茶叶的制作本来就有着极高的要求,整个制作过程十分的复杂,每一道工序都直接关系着最后茶叶的品质。

图6

对于还处在实验阶段的杜仲茶,这个探索的过程更是艰难无比。

要么是树叶采摘的时机不对,采摘的树叶无法制茶,要么是因为晾晒过度,导致茶叶的质量变差。

在这个探索中,有一次因为突下暴雨,正在晾晒的树叶全部来不及抢收被大雨浸泡了一遍,于是这批树叶便报废了。

还有一次好不容易经过了前面的流程,熬到了发酵的阶段,却因为不知道发酵的时长,导致发酵时间过长,等到他们去查看的时候发现所有的树叶全部腐烂。

总之这前前后后谢友旺不仅劳心劳神,还损失了一大笔钱。可是事情进展到了这一步,他又不愿意半途而废。

他想着都到这个程度了,说不准熬一熬便成功了,要是现在放弃的话,自己之前投资的钱岂不是打水漂了。

图7

于是他咬了咬牙,打算花钱寻找一些经验丰富的制茶老师傅。

但是很多制茶的老师傅都住在深山里,为此他一个人翻越了很多座大山,那些山路崎岖难行,甚至有一次爬山的时候他一脚踩空,当场便从半山腰滚到了山脚下。

好在他滚下去的路上没有大石头,山脚下面有是一片平地,他这才捡回来一条命。

在他这样不断的坚持下,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毅力打动了不少老师傅,这些老师傅或将平生所学倾囊教授,或跟着他出山他排异解难。

在经过漫长的三年试验之后,谢友旺终于找到了最适合适合杜仲树叶的发酵方法。

整个从树叶到茶叶的过程,需要经过三次发酵,共耗时40天。

图8

而经过反复发酵之后杜仲树叶子由翠绿慢慢转为栗黑,沸水冲泡之后原本的青草味和苦涩味几乎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呼之欲出的清香。

到头致富

为了知道自己的产品是否有市场,谢友旺并没有急着扩大生产,而是在自己制作出来的杜仲黑茶中选出一小部分精品投放到市场之上。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这种茶叶很快就一售而空,代购商纷纷询问他还有没有存货。

于是他迅速扩大生产,牢牢的把握住了这次的商机。

但紧接着,又是一问题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制作杜仲茶需要采摘树尖上最嫩的叶子。

但是由于杜仲树生长周期久,整个树身非常高,即便都有两三层楼的高度。

图9

而采摘叶子这种事情只能够人工挑选,那工人的安全便成为了一项最大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谢友旺想来想去只有改进树种这一种方法,于是他找到当地一些种植企业,告诉他们自己的需求,请求他们通过嫁接的方法将杜仲树变得矮一点。

改良后的杜仲树不仅个头小,生长速度也大大提升,往往第二年就能够收取叶子,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于是采摘的安全问题就这样化解了,同时采摘的效率也上升了不少。

一时间谢友旺的茶叶生意干的风生水起,当地的不少农夫也在他的带领下和他结盟,实现了共同富裕。

图10

茶叶事业稳定之后,谢友旺看着那浑身是宝的杜仲树再次陷入了沉思,他要将这棵树的利益发挥到最大值。

既然树的嫩叶可以用来做茶叶,那么老叶和一些残叶也不能浪费。

思前想后,他决定将这些不能用来制作茶叶的树叶进行加工,提取出来最有价值的药用成分。

然后制作成纯天然的中药化妆品等,而废弃的残渣则可以经过高温高压处理做成鞋垫,不但穿着舒适,还能缓解疲劳。

就这样,杜仲树的价值被谢友旺挖掘到了最大化。

他所开发出来的一系列杜仲产品也是得到了一众用户的好评。

图11

扩展产业链

在积攒了一定的市场口碑之后,谢友旺开始想要把自己的品牌推广出去,于是他开始进一步扩业链。

他将自己的杜仲树的种植基地免费对外开放,在基地中参观的让游客可以直观的看见整个杜仲黑茶的制作过程。

他还请了专业的茶艺师在园中教游客冲泡,品鉴杜仲黑茶。

这样文旅结合的方式为游客们带去了良好的体验感,很多游客走的时候都会买上几斤,或带回去自己喝,或拿去送朋友。

图12

在这种模式下,谢友旺的客户群体越来越大,仅仅年他的营业额便达到了0多万元,当地居民也在他的领导下收入提升。

这位皮革生意转行的小老板在自己的努力下成为了一个行业的神话,使他为杜仲树行业带来了新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7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