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呼声”处听“掌声”——慈利县为民解忧系列报道之二面对面听“呼声”,实打实解难题,今年以来,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双坪村深化“民呼我为”实践,累计收集“呼声”条,解决问题36个,当地群众纷纷为之称赞……11月28日,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双坪村2、3、4、5组村道拓宽工程正在紧张地浇筑混凝土,至此,这段长约米的村道告别3米宽的历史,迎来4.5米宽的崭新时代。4个月前,双坪村面向村民收集意见建议,村民集中反映“2、3、4、5组门前村道只有3米宽,而且弯道多、不好会车,安全隐患较大”。湖南省妇女联合会驻双坪村工作队及双坪支村“两委”多渠道争取,将组道拓宽项目列入乡村发展建设规划。10月18日,该路段拓宽建设正式启动。站在曾流转出去又已收回的田里,村民宋迪成十分欣慰,恢复如初的机耕道让他感觉“群众的意见很被重视”。之前,他和好几名村民一起反映“梅尼公司流转的土地退回后没及时恢复机耕道,影响群众耕种”,驻村工作队和支村“两委”迅速研究解决方案,并组织人员于8月份开始恢复机耕道建设。“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知民忧、解民愁。”今年来,慈利县持续深化“民呼我为”实践探索,双坪支村“两委”积极响应,坚持从回应民生重点关切入手,着重解决群众“关键小事”,专门花3个多月时间逐户走访在家的户村民,累计收集群众“呼声”条。“希望加装垃圾桶。”“建议引进民宿。”“希望建成能够在家创收的项目。”……小到垃圾桶设置较远需要村里加装,大到产业发展希望村里谋划,《双坪村走访调研意见建议清单》中,群众“呼声”一个一个被记录得十分详细。“‘民呼我为’重在‘为’,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服务的方向。”省妇女联合会驻双坪村工作队第一书记伍湘菊认为,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双坪村党支部书记胡雄向村民承诺,“严格对照‘民意清单’逐个落实,一个都不落下!”为从解决“一件事”向办好“一类事”延伸,双坪村将条意见建议整理成需加强协调管理予以解决类、需加强村部基础设施修缮类、房屋修缮需求类、就业创收类、儿童教育培训类5大类36个问题,根据类别研判,制定详细具体的解决措施,并动态跟进完成情况。投入近20万元完成8个村民小组路灯安装;完成漏水堰塘整修;杨梅大道的损坏路面完成修补;与桃溪村、官坊村的通村道路硬化预计年8月底前全部完成;已将妇女就业车间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规划,计划投入资金45万元,年上半年实施……

“村民们的每一个呼声,村里收集后都建立了台账清单,并研讨制定具体措施和完成期限,定期碰头推进完成情况;倾听百姓呼声,顺应群众期待,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呼声’变成幸福‘掌声’,这就是我们最需要、最应该做的。”双坪村党支部书记胡雄说道。

作者丨通讯员宋世秀

一审丨罗红艳二审丨杨旭东三审丨周和平出品丨掌上张家界

本平台为张家界日报社所有。任何单位、个人使用、转载或者传播张家界日报社旗下媒体版权内容的,必须事先获得书面授权。除法定合理使用范畴外,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传播其享有版权的作品(作品形式不限于文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