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张家界11月12日讯(通讯员万光华万瑛)慈利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梁中国系慈利县南山坪乡南山村人。打小就对军营生活无限向往的他,于年3月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由于表现突出,一年后入党,五年后提干,直至年12月从副团级别转业地方。受组织信任和重托,他先后担任县建委副书记、副主任,县监察局党组书记、局长,县建委党组书记、主任。年调任县委督办员直到退休,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美丽蜕变和华丽转身。
退伍不褪色
作为一名军人,梁中国有着过硬的军事业务技能和刚毅果敢的组织能力,尤其是他的沉稳、内敛和睿智,深得部队首长的器重和赞赏。为了让他的聪明才智发扬光大,并历练成一名优秀的军人,通过选拔和考试,他被选送到长沙工程兵学院深造。经过学习,他的军事理论知识日益丰富,他的专业技能得到极大提高,学成后为部队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最后成长为团领导干部。
转业回到地方,德才兼备的梁主任退伍不褪色,军人的职责和使命让他一切听从党的指挥,服从组织安排。在任职建委领导和县监察局局长期间,他为城市规划改扩建、为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测验反腐败斗争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业绩。无论走到哪里,他都自带光芒,无需别人介绍和赘述。
老有所为献余热
年10月,梁中国功成荣退。退下来后,本应在家乐享天伦、颐养天年,过着悠闲自得的日子。恰在此时,县关工委缺一名副主任,正在到处物色老干部。时任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老干局局长的张远源同志“相中”了他,让其出任县关工委副主任。他曾听说,干关工委工作说的好听是发挥余热,老有所为,实际上是义务劳动,无私奉献。当时梁中国女儿在上海工作,孙子尚小需他们帮忙。况且亲戚朋友也不理解,认为他长期担任领导工作,费心操劳,退下来就该好好享受生活,没必要再上班受人管。但他不这样认为,他说:“一个共产党员随着年龄的增长,虽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减弱,共产党员的意志、追求、奋斗目标不能放弃,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誓言不能改变。”走马上任的那一天,他就在心中规划好了,要为青少年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
上任后,他和关工委一班人一道,积极参与调研,重点对全县的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摸底、大排查。不到一年时间,他基本上跑遍了慈利县的山山岭岭。每到一个地方访谈,他都要详细询问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学习状况、心理需求以及面临的困境。下乡走访,对于基层关工委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活动开展情况,他都听得认真、问得仔细、记得详实,为做好本职工作有的放矢。
后来,县关工委调整工作思路,根据分工,梁中国主要负责县直机关单位关工委工作。接手时,县直单位的关工委工作很多方面处于薄弱环节,有的单位甚至连一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了解这一情况后,梁中国从班子建设入手,经过运筹,在上级主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多单位领导开始重视关工委工作,从资金到人员配置大力支持,县直机关单位关工委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并做到“六有”,即有阵地(办公地点)、有计划(安排好月工作、年工作活动)、有主题(演讲征文比赛、评选美德少年、缅怀革命英烈、孝老爱亲活动等)、有制度(关工委工作常态化考核评估等)、有队伍(志愿者队伍、宣讲团队伍)、有组织(配备好班子、选好关工委主任等)。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等工作措施,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县直单位关工委由原来的县农业局、审计局两个单位扩大到60多个单位。截至年,有15个县直单位关工委被评为“五好”基层关工委,16人被评为县级先进个人,其中县农业局关工委被评为省级关工委先进单位。
甘当“绿叶”乐奉献
俗话说得好,“红花好看也须绿叶陪衬”,说明没有根的无私奉献,就没有树的枝繁叶茂。作为关工委副主任,梁中国干的是“配角”的工作,即配合常务副主任的工作。可是他不仅毫无怨言,却甘当人梯。很多时候,他提出来的建设性意见被采纳,如贫困生的结对帮扶落实问题。在他的引导下慈利县涌现出的爱心妈妈杨芳丽、爱心人士王一标、唐志远、卓名敬等,他们与贫困生结对后,均表示资助结对对象直至大学毕业。
对于中途辍学的贫困生,继续学业是阻断代际贫困传递的有效途径。年4月,市关工委分5个指标到慈利,选送他们到市技校学一技之长。在梁中国斡旋下,先后促成了零阳镇的颜杰、杉木桥镇的赵吉明、江垭镇的赵琛、卓梦玲、梁振兴五个贫困孩子上市技校学习,而学费分别由技校、爱心人士和政府共同“买单”。现在这五个孩子均完成了学业,除一人当兵外,其他都找到了满意的工作。梁中国曾说:“扶贫不仅仅是经济资助,更重要的是知识扶贫和精神扶贫,只有做到了这几方面,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年8月,县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舒洪波在通津铺镇调研,了解到通津铺完小三年级贫困生李丹的情况后,转告梁中国进一步核实安排好。原来,李丹父亲在她9岁时患鼻咽癌去世,不久母亲改嫁,家里债台高筑,一贫如洗。小丹丹只好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极度困难。该生由于承受着这个年龄本不该承受的苦难,所以性格内向,情绪悲观,常常一个人关在家里闭门不出。可怜的小丹丹的处境让梁中国心疼不已,他当即联系当地关工委主任带着元慰问金登门看望,还自掏腰包元塞到小丹丹手中,鼓励她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并联系当地政府为这名失亲孤儿办了低保。
为防止“断供”,让爱延续,梁中国还经常与爱心妈妈杨芳丽带着物品上门看望,送去温暖。现在该生已上初一,梁中国还和李丹班主任史老师建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4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