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接力不忘初心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81/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处一级调研员刘五一、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学会副秘书长肖光明向桑植县自然资源局捐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读本。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黄远峰向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捐赠红色地图。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黄远峰、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钟琦、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学会肖光明副秘书长为桑植县金海实验学校捐赠图书。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黄秋霞通讯员旷倩煜张家界、桑植、慈利报道

“我们学校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多了解一个防灾知识,就等于多一样保命的工具,在汛期期间就对生命多一份安全保障。”慈利溪口镇中心完小校长张新生说。

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王章钊说:“我没想到只要两张红色地图,就可以简单明了指明一条线路,让我们能快速又有趣地学习党史。”

......

5月9日至12日,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系列活动启动第二条线路,走进革命老区张家界—桑植—慈利。短短四天时间里,活动组行走公里,站在革命老区的红色热土上,开展一张红图学党史、微调研、瞻仰红色教育基地、地灾科普宣传等活动。在学党史、办实事的前行路上,碰撞出不少振奋人心的热血话。

此次活动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主办、湖南省地质博物馆承办,联合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学会,联动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桑植县自然资源局、慈利县自然资源局,为老区人民送地质灾害科普、办实事。

“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专项活动走进桑植县金海学校。

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专项活动走进慈利县溪口镇中心完小。

湖南省地质灾害防治学会副秘书长肖光明以《地质灾害基础知识及避险自救知识》为题进行科普宣讲。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运维部部长唐鹰以《黄金矿工》为题在慈利县溪口镇中心完小进行科普宣讲。

多接受一次地灾科普,生命多一份保障

每年的5月至8月,对慈利县溪口镇中心完小六年级的学生张玉芳(音)来说是段提心吊胆的日子。张玉芳刚出生没多久后,父母外出务工,留下她和奶奶两个人住在山坡下一栋两层楼房。每次到了这个暴雨多发的季节,张玉芳有两个害怕:第一害怕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河水上涨或者旁边山上突然掉下石头或滑下泥巴;第二她害怕晚上睡觉时,家里那栋孤零零的房子会被大雨冲倒,到时她和奶奶两个人怎么办。

因为这两个害怕,在“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的科普宣讲课上——《地质灾害基础知识及避险自救知识》,张玉芳听得格外认真。在她所经历的世界里,滑坡、泥石流离她并不遥远,她需要这些专业知识保命,“我要先学会这些知识,回家后教给我奶奶,这样我们就更安全了。”张玉芳把科普宣讲课上发放的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科普丛书、知识读本和避险手册等科普资料都放进书包,要带回去跟奶奶一起看。

“我们学校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一般是小孩和老人居住在一起,一旦发生地灾,行动能力也受限,这也是我所担忧。每次碰到雷电暴雨天气,我们只能反复提醒学生回家路上要注意山体滑坡、河水涨水等情况。”溪口镇中心完小校长张新生说:“这次送科普进老区的内容,是我们急需的救命知识,它让学校师生直接了解地灾防灾,提高他们对灾害的应对能力,掌握自救技能,增强安全意识,也提高学校快速有效应对、妥善处置突发灾难的能力。”

在张家界,类似慈利溪口镇这样的情况比较常见。基于这种情况,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活动组一路从桑植县洪家关村、桑植县金海学校,再到慈利溪口镇中心完小,将最实用的科普知识送进学校、村庄等最急用的地方,以实际行动致敬这片英雄热土的居民。

根据年排查统计的数据,张家界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处,受灾害威胁人口3.万人,受威胁财产16.56亿元,近年来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主要是突发性灾害,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如切坡建房、切坡修路等造成。

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王章钊说:“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的科普活动走进张家界,对当地居民来说是一大好事,他们现在需要普及、了解地灾的基本知识,掌握防灾的技巧,扭转一些平常错误的生活观念,比如切坡建房的危害。”

桑植县贺龙纪念馆贺龙铜像前,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的全体党员佩戴党徽,重温入党誓词。

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全体党员走进贺龙故居和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感悟初心。

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活动走进慈利县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黄远峰宣讲《一张红图讲党史》。

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专项活动工作人员做活动前的准备。

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张家界处在湘鄂川黔苏区县范围内,红色资源丰富。在湖南省十二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中,张家界的“湘西火种·重走长征路”也吸引了许多游客,可以让他们走进红军长征三大主力之一——红二方面军的出发地和湘鄂川黔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湖南省地质博物馆馆长黄远峰说。

5月9日,在张家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一张红图讲党史”宣讲中,黄远峰展开两张由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省委党史研究院、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编制发布的特色地图:《湖南党史学习教育地图》和《湖南红色旅游地图》,直观呈现出张家界重要党史人物、重大事件和重要红色遗迹,让现场观众大呼“学习到了”。

学习到的不止“一张红图学党史”的现场观众,还有从长沙来到张家界老区的活动组成员们。5月10日,自然资源送科普进老区全体党员来到桑植县洪家关白族乡的贺龙故居和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感悟革命初心。

桑植,因贺龙等人以及“桑植起义”等革命往事,成为了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不仅是贺龙的故乡,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核心,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红二方面军长征的起点。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副馆长钟琦在参观完贺龙故居和纪念馆后深受震撼,她说:“作为一名党员,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看完贺龙跌宕起伏的一生,现场接受了红色文化的洗礼,深切感受到历史果然是最好的教科书。这次我们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自然资源送科普老区等活动,让党史学习教育走实、走深,围绕老区群众关切的问题,切实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好,持续提升广大老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生长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居民,踏着红色足迹,续写新的荣光。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坐落在慈利县溪口镇樟树村,红二、六军团反“围剿”第一仗棉花山阻击战曾在这片土地上打响。

60岁的杨万松居住在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后面,他有着一个果园,果园里种满了葡萄、梨子,一年辛劳下来可以挣上几十万。这位勤劳朴实的村民,对家中独生子的教育方式让人感动。儿子孩子读高中时,他就一直鼓励儿子参军。大学毕业后,儿子直接参军,目前已在军队呆了近六年。

杨万松说:“我们家每天看着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知道保家卫国是每个人的责任,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的后代,我们肩负历史使命,不能只顾自己过得好。”湖南省地质博物馆党员代表赵振华在听完杨万松的故事后,颇受震撼,他说:“原来红色基因一直在传承,我们也会在自己的生活中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据了解,此次“送科普进老区”系列活动是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联合省地质学会、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省土地学会、省地质灾害防治学会、省国土空间规划学会、省自然资源资产学会及各市州自然资源局,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特色,充分调研老区科普需求,联合老区党员开展主题教育,以“沉下去、请上来”的活动形式,除了推出“七个一”主题活动和自然资源特色项目外,还将邀请老区青少年来长沙开展入馆主题研学活动,并举办面向老区青少年开展的地小博科普宣讲大赛等系列专项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22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